跳到主要內容區

【搖滾社會力】我們如何經營課程的校外參訪?以兩門課程為例

公益創新實作平台

搖滾社會力計畫


       本計畫之核心「社會企業與公益創新學分學程」強調課堂教學與現場參訪之間,必須做到有機的連結,也要做到與地方組織有積極的互動,避免出現旅遊式的浮面參觀行程。於是,對於本計畫來說,校外參訪不僅要扣合課程教學內容,參訪之行程內容更必須與在地合作組織共同討論規劃,如此一來同學才有較為深入探索的可能,同時也讓參訪活動得以鑲嵌進在地組織的發展策略。因此,每次參訪的成效,都必然奠基於大學端與社區端的來回討論與規劃。以下為本學期兩門課程的參訪活動簡介,以說明本計畫如何有機地連結大學端授課以及社區端組織發展兩端。

 

109.05.16〈團體動力與組織技巧〉課程-高雄市杉林區文史運動參訪活動

 

       搖滾社會力計畫「社會企業與公益創新學分學程」中「團體動力與組織技巧」課程,於109年5月16日(星期六)由授課老師邱毓斌副教授帶領至高雄市杉林區進行社區組織參訪活動。這門課是與本USR計畫合作團體「美濃愛鄉基金會」以及「小鄉社造志業聯盟」共同規劃,從一月份到四月期間總共進行四次籌備會議、兩次實地探勘。參訪活動將四十位學生分成四組,分別至遷村重建後的原住民部落國小的「巴楠花國小」;客家聚落的文化古蹟及宗教信仰「黃家伙房」、「新庄土地婆」;地方青年組織陪伴偏遠農村的社區照顧「小鄉社造志業聯盟」與「木梓社區發展協會」,進行參訪學習;各組上午與下午的參訪點都不同,除了聽業師主講之外,也都有約40-50分鐘的QA與討論。最後,各組集中至大愛園區「杉林好料」餐廳,進行90分鐘的經驗分享與回饋。回來學校之後的隔週,教師再把大家參訪的經驗與課堂教授之社區組織理論進行印證與討論。最後,本計畫辦公室也將這些討論總結回饋給「美濃愛鄉基金會」以及「小鄉社造志業聯盟」與當天講師。

相片

巷片

◆  木梓社區關懷照顧據點的社區志工媽媽,帶領參訪學生體驗健康促進活動長者健康操,透過音樂帶領社區長輩活絡筋骨

巷片

◆  參訪學生聚精會神,聽巴楠花國小志工媽媽分享推動耆幼共學的經驗,了解偏鄉學校志工組織運作的技巧

巷片

◆  杉林文史工作者宋廷棟分享在地田野調查文史紀錄的經驗,並導覽新庄土地婆信仰文化

相片

◆  參訪杉林區月眉庄客家聚落文化古蹟二進式的黃家伙房,經由黃家後代黃宏明導覽,介紹最早進入杉林開墾的客家族群開墾歷史

巷片

◆  從月眉國小沿著稻田間的田埂小路前往客家聚落,沿途聽導覽人員介紹農村風貌及地方組織在農村深耕的經驗

 

109.05.24〈社會企業〉課程-恆春半島生態旅遊觀摩參訪活動

 

       課程透過與本計畫合作社企「里山生態有限公司」之共同規劃,期望透與恆春當地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互動,實際體驗社區遊程,讓同學看見地方發展生態及文化觀光的成功經驗,並且了解如何經營社會企業。在歷經三次籌備會議與場勘之後,109年5月24日由授課老師邱毓斌副教授與本計畫執行長陳馥瑋助理教授帶隊,28位修課同學上午參加龍水社區生態旅遊程「金黃守穗-琅嶠米豐收趣」,體驗下田割稻、打榖、田邊摸蜆、稻草刀編織等農村日常。下午分為兩組,交換參訪座談恆春半島生態觀光培力團隊「里山生態有限公司」及最台灣南端的獨立書店「紅氣球書屋」,針對農業社區轉型、生態文化旅遊推展及文化紮根討論交流,讓師生更清楚了解恆春半島回應社會問題的相關運作方針,激發學生未來草創社會企業的構想。回到學校之後,隔週課程進行遊程體驗與社企參訪的討論,特別是集中在社企的營運計畫、產品行銷與成本定價等面向。最後,計畫辦公室也整理出參訪同學之回饋意見交回給「里山生態有限公司」與龍水社區團隊。

巷片

◆  在五月的梅雨中體驗恆春鎮龍水社區琅嶠有機米的割稻活動,綿綿雨中不減同學下田興致

巷片

◆  體驗傳統踩踏式打穀機,將稻穀脫落,感受農作勞動力的過程

巷片

◆  在龍水社區天然無污染的乾淨的田渠,下水體驗摸蜆仔

相片

◆  龍水社區導覽人員教導學生用乾稻草製作成稻草刀

巷片

◆  拜訪里山生態有限公司,業師林志遠分享恆春半島生態旅遊推動經驗

屏東大學

◆  拜訪紅氣球書屋,業師林彥廷分享最南端獨立書店的經營故事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