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萌芽型】屏東尋妖記:妖怪社會學的想像與實踐

黃文車

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搖滾社會力:在地關懷為導向的社會企業與公益實踐培力計畫》共同主持人


       推動區域學或地方學的研究,乃為鼓勵民眾認識鄉土、溯源文化、關懷母語、凝聚共識,甚而去整理地方文史、振興文化產業,以及提升區域的文學與文化能量。就如同吳潛誠在〈閱讀花蓮──地誌書寫:楊牧與陳黎〉中所言:「我們生長在土地上,土地就在我們腳下,與我們關係密切。」(吳潛誠:1997)於是我們必須思考的是:位居所謂「國境之南」的屏東縣,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山海風光之外,我們可以在這片土地上建立起怎樣的「屏東符號」?怎樣讓這些屏東符號與這片土地血脈相連,休戚與共?

       所謂「建立屏東符號」,就是要讓人民理解故鄉的地質、氣候、文化、歷史,從屏東人共同的情感與在地記憶出發,讓民眾更了解這塊土地,並可以把屏東的特色說明清楚。(吳錦發:2017:5)可見必須具有屏東的共同情感和在地記憶,才能找到所謂的「屏東符號」,讓民眾更加瞭解自己的故鄉與這塊土地。

       基於對地方的關懷與思考,以及建構地方知識的可能意義,本人於中文系開設的「民間文學」課程有幸加入本校人文社會學院USR「搖滾社會力:在地關懷的社會企業與青年實踐計畫」,自2018年以來開始滾動第二階段的「民間知識」多元探索。在第一階段的屏東縣民間文學調查採集、繪本製作、兒童劇展演之後;第二階段的多元轉化其中一個重點,即是「屏東妖怪學」的思考與實踐。教學進行過程中,我們讓學生透過以下方式進行課堂學習:

巷片

◆  屏東尋妖記課程操作示意圖

       屏東的33鄉鎮妖怪故事採錄、記寫與圖像繪製工作完成後,進一步要思考的是怎樣的傳說故事可以被地方居民記憶與傳誦?想必那是一個地區的居民透過「在地述說」後形成的共同印象與集體記憶,而當我們擇取這些具有「符碼」意義的「妖怪」傳說去再現或重構一個地方的記憶時,我們必須要讓這些「妖怪」可以堂而皇之走入地方民眾的心裡,那麼這些妖怪就可能需要改頭換面,讓學生透過「提案」去跨界「包裝」,進而化身成「地方符號」。

       USR「搖滾社會力」計畫團隊於2019年3月辦理「屏東大學社會企業與公益創新USR計畫」成果展,民間文學課程主要以「屏東尋妖記」作為課程主題,而課程操作方式乃將學生分組進行屏東33鄉鎮妖怪傳說故事的調查與記錄。學生利用半學期時間完成基本文字的整理,期中考後開始著手妖怪圖像繪製與故事文字再修正,期末則以「文化品牌」或「妖怪商品」呈現,例如:妖怪貼紙、妖怪圖卡、妖怪桌遊,甚至是妖怪圖錄等等。

校片

◆  屏東尋妖記之「妖怪圖」設計

相片

◆  屏東尋妖記之「妖怪桌遊」商品設計

       屏東縣民間文學的採集除了是田野調查或學術研究工作外,或許更是走入社區與人對話並重新找回「地方記憶」的過程。其中,各地鄉野傳說中妖怪的存在很多來自敬畏的想像,離開了一方水土,這些妖怪是否具有一定的意義可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再者,臺灣妖怪學的建構除了廣泛的百科全書式蒐集外,各地方若能投入實際的人類學與民俗學調查工作,如此更能拼湊各具「地方特色」的妖怪集體記憶。於是我們從「屏東尋妖記」起步,思考這些地方妖怪如何聯結集體記憶與自我述說?是否可能成為一個地方的記憶符號?或者更進一步理解地方妖怪背後透顯出來的社會思維與投射,這也是「妖怪社會學」想像與實踐的可能意義。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