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種子紀實1】重修舊好:自行車維修工作坊活動紀實

《重修舊好:資源循環再生與社群共創實驗計畫


巷片

◆  自行車維修工作坊-講師講解自行車構造

       「重修舊好:資源循環再生與社群共創實驗計畫」初期著重於社區修補產業的田野調查,以及前往推動修理課程、減廢行動的社區組織取經。在觀摩了解各地辦理修理活動的運作情形後,於109年第一學期在校內試辦了三梯次的自行車維修工作坊。本校軍訓暨校安中心定期清整校園內無人認領的廢棄自行車,再讓有需要的教職員工和學生認領,切合惜物減廢、永續利用的環保概念,我們考量相較於家電,自行車的結構和機械原理一目瞭然,應該很適合做為大學生的修理入門物件。

本工作坊分為三梯次,分別如下:

➤第一梯次:基本修理工具介紹

內容:認識自行車基本組件、簡易調整鏈條與輪胎檢測技巧

➤第二梯次:自行車常見故障排除實作(一)

內容:自行車剎車、變速系統結構認識及更換

➤第三梯次:自行車常見故障排除實作(二)

內容:自行車整車拆裝及清潔潤滑

巷片

◆  第一次接觸修理工具的同學們覺得非常新奇

       本校沒有器械維修相關科系,我們發現操作螺絲起子、扳手之類的基礎維修工具對許多同學來說相當陌生,因此第一堂課先安排學員認識自行車組件和基本修理工具,再學習排除自行車最常遇到的故障狀況,如掉鏈、輪胎漏氣、剎車不靈和變速器故障等。這一系列工作坊的講師是本計畫專案經理朱建霖。建霖有自行維修生活物件的多年經驗,以白話簡單的教學方式講解修理的基本邏輯,示範後讓同學動手實作、自由練習。初階課程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參與者從親手維修物件中獲得樂趣,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得到很大的成就感。我們透過這三次的活動試水溫,希望在屏大找出有興趣進行維修實作的學生。

相片

◆  同學一起合作將輪胎拆卸後組裝回去

       由於場地限制、可供實作的自行車數量也有限,每梯次工作坊最多收納12名參與者。活動時間為2小時,3至4位同學為一組,一組一台自行車。講師講解基礎原理及操作示範後,各組自行實作。過程中講師巡視各組操作,給予細部指導。本系列工作坊總計有學生30人次、老師7人次和專案助理6人次參與。參與同學分別來自教育、心輔、社發、中文和應物系。雖然工作坊時間不長、內容簡單,同學整體回饋卻非常熱烈,表示在體驗過程中能對自行車運作構造有初步了解,實作過程很有成就感,希望日後可以加開更多場次。全程參與的學生甚至能在最後一次的課堂中協助指導第一次來的新同學,也讓我們看見日後維修活動的種子志工培訓的可能。

巷片

◆  活動迴響熱烈,還有師長牽自行車供學生實作

       「循環經濟」概念在全球獲得巨大的迴響,為了改善環境問題,以永續發展為目標的經濟策略已是顯學。臺灣在推廣循環經濟的努力上,以資源回收的普及度最為國際稱頌。但與其追求回收率高,不如從源頭減少丟棄。如果人們的日常消費習慣是選擇價格低廉卻不耐用,或設計成無法修復的物品,物品故障了、舊了就直接丟棄再買新的,即使資源回收率再高,也無法實質減輕環境壓力。過去人們普遍選擇修理或是拆卸可再利用的物件更換,我們不禁思考,在校園內除了討論環境議題、響應環保回收之外,是否能藉由維修行動的推廣,讓師生省思日常用品的使用和消費習慣?為了推廣這樣的理念,我們希望透過「重修舊好:資源循環再生與社群共創實驗計畫」,拓展屏大師生對循環經濟議題的瞭解;未來也將與鄰近社區及具有環保概念的在地組織合作,學習修復日常用品,延長物資的使用年限,達到惜物、減廢的目的,逐步達成「永續城市與社區」的發展願景。

相片

◆  上過幾堂課的同學們已經可以指導新同學如何換輪胎了

       南台灣許多地方組織推廣「物件修理」活動已行之有年。高雄市第一社大開設家電、縫紉、木工班,成立水電義工團進行家電義診;台南新化社大每年辦理偏鄉巡迴家電修理;高雄市旗美社大則因應農村需求,開辦農機修理班;屏東屏北社大開辦農機巡迴維修。各社區大學更與國立中山大學USR-C「城市是一座共事館」計畫結合,聯合各地的修理達人和志工,共同成立「南方修理聯盟」,希望在南台灣各地推動修理咖啡館,辦理更多場次巡迴修理或增設定期據點。本校自行車維修工作坊的辦理經驗和成效,也讓我們更有信心籌畫多元的維修課程。今年度我們將持續在屏東市進行修補產業調查,希望能找到更多屏東在地的維修好手加入我們的維修工作坊,讓維修技藝不僅是應用在物件上,也建立起不同世代的對話可能,延續著舊物的生命記憶。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