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放榜了!重北輕南?談南區青年培力工作站與啟示

葉晉嘉

文化創意產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110年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於110年6月1日正式公告第一波入選補助的團隊,共計有30隊獲選。從這波受補助團隊名單來觀察,我們可以看到幾個現象,就是名單中的區位分布仍舊呈現北南不均的現象。雖然這些受補助的團隊分布於18個縣市、31個鄉鎮市區,其中也有8個原民鄉鎮及地方創生元年所提的優先推動區的11個,但就南區(嘉義以南到屏東)的這個範圍,僅有五個案件獲得補助,然而南區卻是優先推動區密度最高的範圍,會呈現這樣的現象,其中自然存在著結構上的問題。以筆者也曾擔任部會全國性的計畫評選經驗,分析這次的評選結果與未來南區創生工作推動的定位。

巷片

◆  屏東縣枋寮鄉在地青年陳右穎於109-2微學分講座分享在地文化結合地方創生

       首先討論到有關區域均衡的問題,每個部會的計畫都希望能兼顧到區域的平衡考量,但畢竟這是競爭型的計畫,主要取決還是計畫內容本身,初選格外重視計畫創意與報告書的完整性,兩項條件都具備的話容易在眾多競爭案件中出線,尤其計畫完整性高容易創造出良好印象。複審則是著重在答詢執行層面與報告人臨場說服能力。因此,評選委員在初評是無法將區域均衡納入評分標準的,通常都是所有的評分結果排序後,再依據初評高低納入分區均衡的原則做最終的共識決。如此一來就可以歸納出大概可能的原因,不應以齊頭式的平等來看待結果。

巷片

◆  屏東茂泰行銷有限公司經理於地方創生課程講述如何推動吾拉魯茲P-coffee品牌行銷

       要確認上述的論述邏輯,需要有三項數據進行佐證,第一是全國的提案數量依據分區作為劃分單位,將全國提案總量做為分母,去計算各區提案比例,可計算出【分區提案率】,再者利用初選名單,計算【分區入選比率】,最後利用公告的補助名單計算【分區通過率】。也就是說,檢視提案率,入選率,通過率三項指標的變化,我們可以推估出南區補助件數較少的結果,是由於提案數量偏少,或者是入選比例較低,或者是通過率較低。如果提案件數偏少,表示南區對於計畫的提案資訊掌握得不充分,或者提案過程遭遇到困難,就筆者輔導屏東各鄉鎮的經驗而言,有不少在地從事地方創生的團隊,卻多數不清楚青年培力工作站的訊息,南區說明會現場雖然吸引不少聽眾,但確切的提案內容的撰寫,許多有意願團隊還是未能掌握到核心精神。其次就是提案資格的限制,南區的團隊規模太小,許多地方事務都是由單一個人或者三人以下的微型團隊在運作,短時間不容易整合出五人以上的團隊,光這項條件,就讓不少有意的團隊打退堂鼓。

       如果是入選率不足,則可能還是取決於企劃書的撰寫能力,檢視入選名單中的團隊,也有不少曾經撰寫計畫向其他部會申請經費,並有多年的執行經驗,也因此熟悉向中央提案的機制,這顯然無形中成為了一道隱形的限制條件,所以創生提案能力還是攸關入選的重要條件。最後一項是通過率,考量時間現實因素,今年地方創生2.0剛開始上路,第一年可執行期間太短,這極有可能讓評選的過程中,考量能夠立即運作與產生績效成為關鍵因素,也就是第一波的補助重點團隊的特質,就是能將目前較具成效的青年創生事業體納入到補助名單中,藉此讓僅半年的推動成效能夠符合當初預定的政策目標,這雖是現實考量,但也凸顯了南區具有規模的青年創生事業體在密度上仍顯不足,然而政策終究要回歸到育成新的青年創生事業體才能永續,所以未來的徵件趨勢中,南部仍然具有相當多的機會,這就必須看南區提案團隊的自我提升與準備程度。

巷片

◆  屏新而論主題工作坊學員及潮州在地青年討論關於潮州現況問題

巷片

◆  屏新而論專題演講邀請潮州商家三平咖啡負責人楊文正先生進行在地文化營造分享

       綜上所述,本文分析的提案率、入選率與通過率三項數據,由於筆者手邊並沒有辦法取得完整的內容資料進行計算分析,因此僅能從輔導經驗與公告的名單中略窺一二,但這項數據的解讀筆者認為非常關鍵,因為它攸關著後續分區輔導中心對於該區輔導工作的職責定位,為什麼這樣說呢?分區輔導中心的設置除了在地理位置上能夠就近協力之外,對於分區內青年培力工作站所呈現的特徵也應有所掌握,特別是對於南區運作地方創生機制的輔導經驗與否至關重要,作為因應今年年底國發會啟動的第二波徵選,分區輔導中心如果能針對區域特性進行強化,例如輔導南區提案團隊計畫撰寫能力,或者針對簡報內容故事性陳述的訓練,如此一來,有著青年返鄉的美好理想與商業模式的運作可行性,這樣的計畫還有不被補助的道理嗎?未來的南區輔導中心正是必須強化青年培力工作站的能量以及增加更多樣化的新的團隊創意提案,真正達到讓地方創生的政策資源,挹注在亟待留住人口的優先推動區域上。

巷片

◆  屏新而論願景工作坊學員及潮州在地人士針對潮州未來文化發展建立共同行動策略與方案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