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社會力】USR計畫 走進社會、扎根地方 

搖滾社會力USR計畫於永勝5號舉辦「大學、高中與地方的三重奏」成果展,展示本校USR計畫團隊過去一年透過教學場域實作、跨校合作與社區參與所累積的豐碩成果,進一步展現高等教育在地方創生與社會責任中的關鍵角色。

教學與場域結合:課程即實踐,學習即行動

屏大「搖滾社會力」USR計畫所設立之「社會企業與公益創新學分學程」,橫跨5個學院、8個學系,匯集21位教師跨域合作,開設36門課程。課程設計強調場域導向與社區共學,學生透過田野調查、地方誌撰寫、議題刊物編輯與紀錄片製作等方式,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社會行動。

學生自我實踐計畫如〈咚咚咚,後村『跳』起來:萬丹後村社區跳鼓陣田野實記〉,深入紀錄地方傳統藝陣文化;中文系「民間文學」課程則聚焦東港地區,師生攜手開發「小小迎王日布書」、「觀落陰桌遊」、「感動地圖計畫」等具地方文化特色的作品,成功實踐知識在地化與人文創新。

跨校共學推展至高中:大手攜小手,扎根在地教育

本次成果展中,特別展示與東港高中、屏科實中兩所高中的跨校合作成果。中國語文學系黃文車老師攜手東港高中推動「東港學」課程,學生創作多項文創產品與繪本,如《夢想之網:小海的海洋奇遇記》、《澎湖師鬥溫王爺》等,展現高中生豐富的在地文化觀察力。

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古淑薫老師與屏科實中陳佳琪老師共同開設「屏科探究學」課程,運用PBL(問題導向學習)與設計思考,引導學生探討地方議題,從食農教育、青年返鄉到族語教育等,深化高中生對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的理解。

行動教學成效:從田野到文化、從觀察到創作

社會發展學系陳馥瑋老師更帶領學生以自主學習模式,參與萬惠宮媽祖誕辰繞境活動,透過實地記錄與親身參與,深入了解傳統鼓陣文化的脈絡與當代表現方式。學生不僅進行學術研究,更學習鼓陣演出技藝,成果豐碩。

永續深耕:大學與地方共振,高中同步共育

校長陳永森表示:「USR已是本校發展的DNA,未來將持續推進大學與社區的共創,更重要的是向下扎根,攜手高中一起培力地方人才,實踐教育的社會責任。」成果展亦感謝東港高中與屏科實中師長大力支持,使大學與地方的連結更加緊密、實踐更具深度。

屏東大學「搖滾社會力」計畫正以多元課程、在地連結與跨世代合作,翻轉教學場域,展現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力,培育具備社會敏感度與行動力的新世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