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地方創生見學交流成果
葉晉嘉
文化創意產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作為地方創生主題的大學社會實踐計畫,屏東大學於2020年受教育部補助以來,不斷地學習日本與台灣的經驗,嘗試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完成計畫目標,除了在去年底開啟南部多所大學的跨校交流活動之外,今年更將實施一年多的「屏大經驗」與外校進行交流,首站亟欲共學的對象,是推動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有多項成果的暨南國際大學。期間雖然遭遇疫情影響而延期辦理,所幸順利在8月26日至27日前往拜會。這項國立屏東大學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暨地方創生跨校交流活動」,被稱之為「東暨交流」,除了分享彼此執行USR計畫的經驗,更針對兩校長期以來,推動與在地連結的地方創生工作,進行深度的討論與學習。
◆ 交流活動大合照
第一日的交流活動由暨大水沙連人社中心張力亞組長及本校文化創意產業學系葉晉嘉主任共同主持,雙方針對USR計畫的校務總體發展、地方創生、偏鄉教育、身障服務建置、人才培育、長照治理等六大主題,進行議題交流與成果分享。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投入深厚的資源與人力深耕南投各鄉鎮,擁有豐富的地方創生執行經驗及豐碩的成果,更獲得2021年「天下USR大學公民」公立一般中型大學組榜首的殊榮,可見其團隊能量充沛值得本校學習。
◆ 葉晉嘉主任報告屏東地方創生實踐計畫
◆ 許華書研發長報告本校務推動USR計畫總體方案
◆ 暨南國際大學水沙連人社中心江大樹主任致詞
交流活動第二日共參訪了二處暨大長期協作的場域夥伴,分別為埔里蜈蚣里社區茭白筍在地小農和愛蘭社區(船山場域);在蜈蚣里社區參訪過程中,瞭解了暨大「永續環境推動與人才培育計畫:深耕水沙連X開拓東南亞X邁向SDGs」研究團隊如何協助場域透過LED燈取代傳統高壓鈉燈來調整筊白筍的產期,改善光害、耗能等環境問題,該項計畫藉由技術輔導、科技導入、人才培育、社區設計等方式,協助在地推動產業創新的同時亦能兼顧生態永續,在綠色城鄉環境保育和產業發展這兩項看似衝突的價值中取得平衡。
◆ 導覽員示範農民採收筊白筍
◆ 茭白筍農遊體驗解說
◆ 筊白筍小農食農教育
◆ 農遊體驗抽獎活動
而在愛蘭社區場域(船山場域)的參訪,暨大「地方產業創生與永續發展─南投縣鄉村旅遊深耕計畫」則是針對族群認同、在地文化永續與推動傳統文化進行相關導覽解說,並在埔里愛蘭教會品嘗傳統巴宰族風味餐及學習巴宰族民謠,以及在洗衣池體驗創意料理與趣味文史課題問答,透過這場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也學習了暨大如何協助地方去結合當地產業特色,並推廣在地觀光轉型。
◆ 暨南國際大學吳淑玲副教授解說地方產業創生與永續發展─南投縣鄉村旅遊深耕計畫
◆ 船山場域愛蘭教會導覽解說
◆ 船山場域巴宰族歷史解說
◆ 巴宰族風味餐體驗
作為區域型大學而言,更應積極爭取中央各部會特色競爭型計畫和資源,屏大今年更與中山大學聯手取得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並由本校陳永森主秘及文創系葉晉嘉主任擔任屏東區計畫主持人;透過大學充沛的學術能量和行政資源的整合,關懷社會的需要,協助社會和社區推動永續發展,逐步實踐大學社會責任,邁向符合教學、研究、產學合作、實踐社會責任全方位的「屏東大學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