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點亮屏東原民教育-文化x科技

陳新豐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朱雀先驅計畫引進創新教學模式,運用翻轉學習方式,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帶動人文領域的偏鄉師資進行跨領域學習的熱情,讓師資生與小學端師資具備專業知識外,也能掌握新式教學工具與科技媒體,開啟跨領域、創新教學與團隊合作模式,解決偏鄉師資專業度問題。團隊教師致力於將文化回應融入教材中,召開原住民動畫討論會議,製作與排灣族相關之跨領域動畫,將原民文化與科技相融合。

巷片

◆  原住民動畫會議

       目前發展三套排灣族本位教材動畫,第一套為「高掛天空的qadaw(認識影子)」,主要描述太陽光照射物體產生影子的原理,動畫風格結合排灣族太陽之子文化與服飾紋路等特色,更親近排灣族日常生活。透過簡單小故事與圖像式解說,讓排灣族孩子在學習族語時,也學到科學知識。第二套為「認識植物-紅藜」,影片透過排灣族孩子pai與vuvu(祖母)的角色設計與紅藜田的場景建構,引起排灣族孩子共鳴,提升孩童學習興趣,並藉由vuvu與pai的對話,帶領孩子認識紅藜的部位及整株植物的應用。第三套為「大鳥萬社-火的神話」,影片由vuvu與小孩的對話開場,採說故事的方式將關於火的神話呈現出來,並且再次闡述了火的意義。三套動畫將原住民生活文化融入,呈現融合現代與傳統元素,提供本計畫師長進入原住民合作場域教學之素材,傳承多語文化。

巷片巷片巷片

◆  原住民動畫教材

       本團隊持續關注屏東原民教育、文化回應之議題,邀請屏東縣政府教學處學務管理科吳佩珊科長、伍麗華立法委員、屏東大學朱雀先驅團隊林曉雯副校長、陳新豐教授、楊智穎教授、鐘文伶教授、陳惠珍教授、楊志強教授、鄧宗聖教授,以及屏東在地原住民國小校長、師長,以專題探討、成果發表形式,關注、研究關於原住民教育及文化之議題,舉辦「原住民偏鄉USR暨教材研發三師共學成果發表」,會中也由團隊教師分享執行USR計畫之成果,透過經驗分享讓與會者瞭解原住民本位教育的重要性及USR計畫之精神。

巷片   巷片

◆  原住民偏鄉USR暨教材研發三師共學成果發表

       屏東大學長期深耕師資培育,是南臺灣師資培育的重鎮,基於大學所應肩負的社會責任,在分析屏東偏鄉教師的教學困境與成長需求後,為鼓勵大學教師走出學術象牙塔,強化師資生與教學現場之連結,2020年正式推動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朱雀先驅:屏東偏鄉三師共學模式」。合作場域聚焦屏東沿海和原住民部落地區的七所小學,分別是屏東縣佳冬國小、塭子國小、玉光國小、東海國小、大成國小、地磨兒民族實驗小學及佳義國小。本計畫主要目的為培育未來師資生實踐USR的社會力,以「人才培育」和「在地連結」作為計畫的概念主軸,結合大學教師、偏鄉國小代課代理教師與師資生,建立合作團隊,利用三師共學運作模式,發展國小教師的專業發展支持系統,並讓學生參與偏鄉社會實踐行動,藉由結合學校和社會資源,活絡在地偏鄉動能。

  為紀錄團隊成員的努力,並期望大學社會責任的核心精神能永續經營,朱雀計畫團隊成員特將兩年來的執行歷程轉化為「朱雀點亮屏東偏鄉教育-USR實踐之旅」專書出版。本專書主要包含理論篇、實務篇與大事記三大區塊,收錄了6篇學術論文、7篇實務文章與教案分享,大事記則是將這兩年的重要活動,按時間先後次序編列,發表者除了計畫團隊的教師,亦包含校外跨域聯盟教師、實踐場域校長與主任,以及參與計畫的師資生。未來一年,團隊成員還會延續過去的核心主軸–「國境之南的教育夢:屏東大學三師共學」,並進一步把計畫成果與運行機制推廣至全國偏鄉學校及大學,希望藉此帶動各地偏鄉教學動能,為偏鄉教育注入滿滿教育能量與希望。